玉山镇白花村:“五强五提升”筑牢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发布日期:2022-07-15 18:03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董正祥 浏览量:191

  近年来,瓮安县玉山镇白花村通过“五强五提升”夯实治理根基、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强化组织保障,提升基层凝聚力。以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实现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选拔一批爱农村、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进入村“两委”,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依托独具地方特色的苗族文化、乡村自然景观以及种养殖优势,建立股份制经济合作社。通过合法程序完成村“两委”成员到合作社交叉任职,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干部带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造民族文化农旅一体化新型特色产业,不断发挥党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巩固和发展。

网格员入户解决群众困难  强化制度保障,提升效率优服务。有机整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1+2+N”驻村帮扶治理体系,推行党建引领“1+3”基层治理模式,形成村、组、联户三级治理架构,建立村民议事制度,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制度,成立村民自治协会,推行“四议二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决策机制。构建“党建+理事会”“党建+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基层治理模式,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苗族群众开展活动

  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文化强氛围。按照文明行动统一安排部署,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等列入村规民约管理范围,成立红白理事会,出台操办红白喜事指导标准。通过设置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利用村级广播、宣传车等,对移风易俗进行广泛宣传,使红白喜事中存在的低俗、铺张浪费和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破除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结合“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在苗族文化广场、村史馆等地,通过开展民族舞蹈、小品相声等表演,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的同时,将党的政策法规、村民公约、村务公开等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杆》《九龙穿洞》《芦笙》等民族表演中,密切党群关系,拉近邻里距离,形成浓厚治理氛围。

解决矛盾纠纷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群众满意度。依托党建引领“1+3”基层治理体系,做实“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成立“五人治理小组”,按照每人包保联系10户左右要求,重新划分8个包保网格,聘任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威望较高、有代表性的17名少数民族作为联户长,培养法律明白人25名,组建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2支,志愿者成员66名。成立“代跑”“代办”队伍8支,提供代跑、代办服务,通过主动上门问需求、上门“多留几分钟”、真情服务暖民心等活动,进一步深化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定期组织志愿者、联户长、网格员等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实地解决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效提高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办事水平,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截止目前,共开展“上门服务”128次,解决矛盾纠纷32次,完成法治宣传112次。


  强化待遇保障,提升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联户长报酬、待遇增长机制,建立《百花村基层调处矛盾纠纷奖励办法》。同时,将联户长队伍中政治觉悟高、工作表现好、入党意愿强的优先作为党员发展培养对象;对表现突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联户长,优先纳入村后备干部,作为村干部培养使用推荐人选;在“最美家庭”“好邻居”“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中,优先选择联户长作为推荐对象。结合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公益性岗位、村级劳务输出等,优先推荐联户长就业,提高联户长经济收入。

一审:王媛俪 二审:冉婷婷 三审:李永春 监制:王成义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