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党建引领法治建设“三步走”,搭建法治为民“连心桥”

发布日期:2022-11-01 15:20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桃 陆俊州 浏览量:124


  近年来,瓮安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目标,以“培育法治力量、建设法治阵地、创新法治网络”三个“关键步”为依托,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意识,夯实基层治理法治根基,不断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效能。

图片

培育“三支队伍”,增强法治力量

  培育法律顾问队伍。聚焦法治乡村建设关键环节,以“一村一居法律顾问”为落脚点,“法律明白人”为支撑点,“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建设点,配齐13个乡镇(街道),105个村(社区)法律顾问,整合全县法律专业人才资源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培育法律服务队伍。整合司法部门法律援助律师、社会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力量,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法律援助长效工作机制,搭建起“法律援助+仲裁”的便民桥梁,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法治黔南·智慧司法”网络平台体系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智能化服务网络,实现105个村(社区)全覆盖。通过视频面对面咨询法律问题,申请法律援助,预约纠纷调解,实现法律服务“掌上办”,在全县形成横到边、纵到底以及线上线下双重服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获得法律援助的群众为瓮安县法律援助中心赠送锦旗


  培育普法宣传队伍。制定下发《瓮安县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关于开展瓮安县“护航二十大·普法在行动”专项法治宣传活动的通知》,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以科技宣传周、宪法宣传日等重大节点为契机,积极开展“法律进乡镇、进学校、进社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在全县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今年以来,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48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进学校宣讲20余场,受教育学生2万余人次。

图片

建设“三个阵地”,夯实法治基础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打造13个乡镇(街道)法治文化广场,充分运用文化墙、宣传栏、雕塑、草坪牌等多种载体,通过文字、图片、漫画等形式,设置文化广场墙面站点版图,培育法治文化品牌,注入法治文化元素、丰富法治文化内涵,提高法治文化广场普法实用性。
  建设法治宣传阵地。在全县105个村(社区)建设以贴近群众实际生活为主的法治文化宣传栏,打造“法治书屋”,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专题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50余场次,积极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成事靠法。
  建设法治新媒体阵地。构建“普法+新媒体”模式,充分发挥“黔南司法”“黔微普法”“瓮安普法”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优势,推送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开展“以案释法”活动,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20余个,形成线上线下全民广泛参与的普法新格局,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图片

编织“三张网”,提升法治效能

  编织调解网。按照“横到边、纵到底”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专门成立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建立13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05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3个行专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党建引领“1+3”基层治理体系,将村“两委”及驻村干部、网格员充实到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了以“县、乡、村”三级调委会为主阵地,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及个人调解室为分战场的调解网络。
猴场镇调解相邻道路通行权纠纷
  编织“联动网”。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网络,强化人民调解与公安、法院、检察院、交通管理、信访维稳、医疗卫生等部门沟通衔接,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编织“宣教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统筹调动调解员、网格员、联户长通过“串门”活动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帮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知晓权益保护正确途径、渠道,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守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纠纷2811件,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326件,村(社区)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413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共调解纠纷2072件。
一审:王媛俪 二审:冉婷婷 三审:李永春 监制:王成义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