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平定营镇:“农闲田”变“四季田”
发布日期:2022-11-03 18:09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朱琳 吴雨阳 石勇坚 浏览量:468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瓮安县平定营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闲田的开发和利用,努力让“农闲田”变“四季田”,实现企业增效、产业增值、农民增收的目标。
10月30日,平定营镇梭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正忙,几十名工人铆足干劲、分工合作,挖机开足马力平整耕地、开挖沟渠、整修道路。放眼望去,农田里的田坎路即将被机耕道取代,往日狭小泥泞的地块也正逐渐变成宽阔规整的沟渠。施工方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前,据了解,梭罗坝区全部地块有815块之多,为了提高坝区耕作机械化水平,坝区地块将被整合为75块,改造排涝渠6条、灌溉渠1条、生产路4条,预计完成土地平整610亩。
“我们15天能够把610亩土地全部平整下来,争取在11月底把所有的生产道路、机耕道路还有水渠修好交给老百姓,预计12月30日全部完工交付验收。”长江水利水电建设(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杨通明说。
平定营镇梭罗坝区因为出产“梭罗贡米”远近闻名,由于只能种植一季稻,水稻采收后,千余亩良田就变成了农闲田,加上坝区面积广、地块多,每年雨季坝区作物都面临着旱涝风险,为了彻底解决坝区的排涝问题,进一步提高梭罗大米的品质,梭罗村村支两委积极发挥党员和村民组的带动作用,动员群众参与和支持坝区改造,大力推进坝区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
“目前坝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推进,油菜也进行了移栽。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有信心把梭罗贡米品牌做大做强,走向全国。”平定营镇梭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进说。
为了全面盘活镇区其他农闲田,平定营镇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从事食用菌种植的中大国际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协调流转闲置农田400余亩,助力公司发展菌棒加工和食用菌一体化种植。目前已经建成年产200万棒的香菇菌棒加工厂、冷库以及6个玻璃出菇大棚,可容纳45万棒菌棒,预计今年12月食用菌上市后可实现450万元的产值 。后期,公司将通过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来推动食用菌产业种植,实现每家每户都能种植、都能增收。
当前,平定营镇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梭罗贡米”主导产业,以“一坝一园”为核心,以“稻油轮作”作为切入点,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庭院经济的发展模式,让坝区辐射带动水稻种植“千亩”变“万亩”,全面盘活闲置土地,让曾经的“农闲田”变成“四季田”,推动实现生态循环种植业发展。
平定营镇党委书记黄平说:“为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平定营镇践行践效,平定营镇党委、政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种植业,在梭罗坝区开展6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当前已完成了工程量的百分之七十,稻油轮作、油菜移栽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引进培育食用菌加工和生产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6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2000个以上,发展庭院经济,助力群众增收。”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