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红色种子
发布日期:2023-03-08 09:23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青 浏览量:3853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英雄永远是时代的宏伟坐标,是我们心中最闪耀的群星!
瓮安,一座群星照耀的小县城,地处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也是我的故乡。
我出生在瓮安县老坟嘴乡的一个小山村里,当年的山村,仅有一条崎岖的山村公路连接瓮安县城,因为交通不便,我的小学生活不得不在村里的一所民房里度过。
13岁时,父母把我们兄妹三人送去离家较远的永和中学寄宿读书,在那个没有钱也没有班车通往学校的年代,我们每个周末都是背着大包小包(装着一周的米和腌菜和换洗的衣服)徒步到学校。有时候遇到恶劣天气也要艰难前行,大风大雨甚至大雪都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山村唯一的一条公路固然宽平许多,但离学校的路程也是要比崎岖的山村小路远很多,所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都是选择步行山村小路。
每到周末返校的日子,母亲就早早的给我们三兄妹准备着一周的食物,虽然都是些糟辣椒和腌菜,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我们家最好的菜了,我们兄妹三人从没有嫌弃过,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
吃过早饭就开始出发,一路走到山脚下,从陡峭的擦耳岩翻越去永和镇,沿路也是不停的追忆着当年红军的足迹。红军长征期间曾四过瓮安,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擦耳岩也是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
我15岁的时候在永和初中毕业,从山村来到瓮安中学读书。那时候的村寨依然没有宽敞的公路,没有通往寨子的班车,一个月回一次家,虽然一路上鞋子衣服都沾满了泥土,但我们的脚步从没有停下过。
县城的面貌自然是要比乡村好很多,县城的文峰大道是多么的宽畅与平坦。虽然那时候瓮安还没有通往外县的高速公路,少有的汽车与高楼也是让我羡慕不已。而今,瓮安早已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乡村公路也是建立完善。想想以前,交通闭塞,去趟县城都要费好大的劲,现在政策太好了,路都修到了家门口。如今的交通,完全不是过去可以比较的,交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党和政府为了方便群众,改善出行条件而做出的贡献。
从昔日的贫穷落后,到如今的繁花似锦、跨越发展……
今天的瓮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持续增长、历史文化丰厚、医疗教育得到了更好的改善、风景名胜也在不断发展与优化!吸引了一批批各界人士的投资与旅游,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
正是一代代革命先烈、一群群英雄人物敢于探索,勇于探索,才使得我们瓮安这座城市的面貌有了日新月异的改变,才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代人的美好生活。
而今,瓮安经济开发区是贵州省三个千亿产业区之一,瓮安依托丰富的磷煤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磷化工生态生产基地。工业园区建设强势推进,涉及化工、建材、物流、食品加工等行业。县城有两个客车站,南来北往的车辆分流转载,瓮安的高速公路也在不断发展。瓮安的长征文化、草塘火龙、灯夹戏、瓮水长歌等文化不断新兴。瓮安的风景名胜例如:草塘千年古邑、江界河风景区、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华古生物化石群、下司石林景区、仙桥山等也是极具考察、旅游价值。当然,瓮安的美食固然也是少不了……
在瓮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的医疗、教育以及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以及脱贫攻坚的英雄人物们,他们也都在用自己特有的形式,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说“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迈向强起来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崎岖探索的历史。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群百折不挠的英雄人物,才使得中华民族的今天朝向民族复兴目标实现的距离逐渐拉近!才让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铭记党的奋斗历程、传承党的红色种子,发扬党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的光辉照亮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