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三强”促“三带” 聚合力促发展

发布日期:2023-03-29 16:41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世海 浏览量:1402


  近年来,瓮安县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心目标,强化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科技人才三支队伍作用发挥,形成“三强”促“三带”聚合力促发展的良性循环,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强化主体培育,聚合“三带”潜能。持续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实行“一人一策”跟踪培养村级后备力量,保障每村至少储备2名后备力量,有效破解村干部学历层次低、年龄偏大、结构不优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村(社区)干部693名,平均年龄39.8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62%,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87人。明确村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抓产业带队伍作用发挥,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让组织带动致富更有力。精准培训提升村干部能力。拓展实施“六个一批”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2022年以来,全县完成852名村“两委”干部全员轮训,选派60名村“两委”常务干部进行省外跟岗、跨县锻炼、县直部门和乡镇跟班学习,组织开展镇村两级基层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培育“名书记”工作室4个,激励村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发挥,蓄聚“三带”发展潜能。

银盏镇穿洞村驻村干部协调资金硬化村级产业路

  强化驻村帮扶,拓展“三带”动能。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按照“分级选派、县级统筹、集中派驻”原则,结合选派干部工作经历和业务所长,坚持选派“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组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92支共计363人,其中,中共党员216人,占比59.50%;本科以上学历250人(含研究生学历16人),占比68.87%。下发《瓮安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实施方案》,在总体保持“1+2+N”帮扶体系不变的情况下,推动乡镇50%干部下沉到村。发挥驻村工作队引先进理念、资金项目、帮扶资源的优势帮助解决村级发展遇到的问题。2022年以来,帮助协调项目和资金8245万余元,帮助解决稳岗就业8200余人次。加强驻村干部管理。派出单位每半年听取一次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队员工作汇报,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其他班子成员按要求定期到村开展调研指导,帮助驻村工作队解决产业就业发展难题。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安排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轮流上台述职,晒驻村工作业绩、晒派出单位帮扶成效,为全面推广“三带”做法增添发展动能。

  强化人才优势,提升“三带”效能。聚焦人才作用发挥。引导人才力量聚集乡村,助力乡村产业增产增收。统筹整合全县各类人才资源,分类建立行业领域人才库,引导人才流向基层、服务基层。制定《瓮安县“人才兴县”实施意见》及“五大工程”,形成覆盖人才引进、培育、管理、使用、考核、评价、激励的全链条“1+5+N”人才政策体系。营造良好人才氛围。通过拍摄“聚时代英才 展瓮安新貌”人才工作宣传片,集中展示全县人才工作情况、优惠政策和主要成果,吸引广大人才到瓮安县创新创业。印发《瓮安县“兴瓮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建立“服务代办”“人才代培”等服务机制,努力营造爱才敬才、引才聚才、成才用才的浓厚氛围。育强用好乡土人才,选拔第一批“兴瓮乡土人才”49人。截至目前,全县建立青年人才库13个优秀人才共计820名,为全面落实“三带”提升致富效能。

一审:王媛俪 二审:冉婷婷 三审:李永春 监制:王成义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