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三统三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富民强村路
发布日期:2023-11-23 08:49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世海 浏览量:3069
近年来,瓮安县不断深化改革,通过“三统三联”模式加速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实体化发展不断增强,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广大群众持续增收,以党建引领助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级统领联规,从整体上规划,筑牢党建引领“方向盘”。一是深化部门帮扶。立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际,制定并印发《瓮安县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瓮安县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试行)》系列文件,建立“部门+村级”驻村帮扶机制,明确要求帮扶部门每年至少协调下放1个项目或不低于2万元资金到村发展,2025年前,至少帮助村集体培育1个主导产业和引进1个市场主体。目前,帮扶单位累计协调下放项目54个,涉及资金3875万元,帮助培育主导产业78个,引进市场主体76个。二是助力村企联创。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供需恳谈会,畅通村企沟通渠道,及时解决村企联创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鼓励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到村担任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名誉顾问,推动县属国有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多元化合作,拓展“公司+基地”产销合作的模式,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市场化水平。截至目前,召开恳谈会4期,形成村企合作5个。三是培育发展能力。每年举办1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对全县88个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进行全覆盖培训。依托村(社区)“名书记”工作室创建,采取走村观摩、“擂台比武”等方式,在产业一线“晒成绩、找差距、表决心”。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到发展类型相似的中小型企业跟岗锻炼,学习借鉴管理经营经验做法,拓宽发展思路,提升村干部抓经济促发展能力。
乡镇统筹联管,在关键处发力,点燃产业发展“双引擎”。一是加强统筹领导。县级领导挂帮指导村(社区)制定“一村一策”(村级集体经济年度实施方案),13个乡镇(街道)建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领导机制,每月调度1次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明确由党建办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同负责村集体经济工作,每村明确1名副科级领导包保,指导村(社区)加强财务公示公开,规范“三资”管理。二是鼓励抱团发展。鼓励集体经济强村和资源相近、优势互补、产业相连的村抱团发展,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成立镇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公司,推动资金、资源、资产、项目融合,对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实体化发展进行市场培育孵化,提升经营发展能力。截至目前,4个乡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总社或公司,带动村村抱团发展11个。三是拓展人才来源。大力实施“一村一大”工程,从退役军人、返乡经商乡贤、返乡农民工、本地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和培育后备力量284名。因村制宜选人用人,鼓励1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到村任职,推动集体经济村干部跨村任职,提高村干部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
村级统管联办,向末梢处聚能,驶入集体经济“快车道”。一是企社双创强基。在坚持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三资”主体作用下,立足对村情优势的分析,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劳务公司等经营主体,聘请职业经理,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提升市场化经营水平。目前,全县成立专业合作社126个、公司47个。二是开办“一村一店”增收。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争取县供销社等县直有关部门支持开办便民商店,整合烟花爆竹、农用物资、金融服务、快递收发、生活用品等经营业务,发挥一站式便民利民作用。截至目前,全县开办便民商店23家,累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余万元。三是推广“三带”做法增效。发挥组织优势,在村民组、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党小组),组织动员党员、群众,通过资产资金入股、劳务投入、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集体产业发展。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依法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抓产业用科技、引能人促发展本领。目前,全县在村民组、产业链上建立党小组984个,确保先锋作用发挥到产业发展全链。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