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今夜我无眠

发布日期:2024-03-29 15:59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俊松 浏览量:1038

  有一首歌叫《今夜无眠》,有一种夜读感受亦是今夜无眠。今夜,我无意间从黔南作家微信群看到平塘县作家协会主席雷远方转发“平塘作家”公众号陆龙超老师撰写的随笔《从民办教师到省级作家》,我被这醒目的标题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完了,顿时浑身血液沸腾,心潮澎湃,惊叹不已,发自内心地为卢龙超老师点赞!

  此时已经是凌晨十二点过钟了,我忍不住把看完陆龙超老师随笔后写下的《这一刻的想法》发了个朋友圈,特意加注了两句话:“陆龙超同志事迹感人至深,深刻领悟‘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哲理所在。”忍不住将《从民办教师到省级作家》发到瓮安县作协文学创作交流群,将发朋友圈的截图发给平塘县作家协会雷远方主席,并在微信里附上一段话:“陆龙超同志创作经历坎坷不平,一直坚持不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功成名就,可喜可贺!”不到几分钟,收到雷远方主席的回复:“谢谢关注。”也许雷远方主席不知道我的微信名,在微信里回了一句:“春茂是谁?”我随即回了一句:“杨俊松。老兄,你值得佩服,佩服!”雷远方主席回复了两个字“过奖”。因为时间太晚了,我和雷远方主席就没有继续往下聊。我又忍不住将《从民办教师到省级作家》私发给县内文学创作爱好者刘兴旭、陈广俊、李永宏等10多人,同时,在与他们的微信对话框里特意写下这段文字:“这才是真才实学的作家,感人至深啊!”很快就收到瓮安赋学会会长刘兴旭的回复:“非常励志,令人钦佩。”

  时间过得真快,此时已是凌晨两点钟了,但我却全无睡意,或许是太兴奋的缘故吧。我认真看了陆龙超老师的简历,他从民办教师到省级作家,真不容易,真不敢想象。他一边养家糊口维持生计,一边坚持不懈从事创作,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充满艰辛。我和陆龙超老师素未谋面,从《平塘作家》公众号作家简介上看到他的个人简介和上半身近照,炯炯有神的双眼,普普通通的平头,平平常常的着装,方方正正的脸颊,结结实实的双肩,浑身充满正能量,充满无穷无尽的力量。从他当民办教师的时间算,我推算陆龙超老师估计是在60岁左右这个年龄。我从黔南作家微信群里找到陆龙超老师的微信,随即加了他的微信,因为夜深了,他没有添加我。此时此刻,我真想知道他的电话,真想和他通电话表达我对他的敬佩之情。

  夜深人静,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的脑海里全是陆龙超老师的影子。我再次将陆龙超老师的《从民办教师到省级作家》从头到尾反复读了6遍,字里行间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对他的创作经历,娓娓道来。他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最北端到黑龙江漠河,最南端到海南东方。他在文章中说:“我有十多年的教书经历,又有二十多年走南闯北的漂泊打磨,耳闻目睹了很多人和事。”“因为忙于生计,处处奔波,有些年因为‘跳槽’换了好几个地方,所以写作总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但一直没有放弃。”他在文章中很坦诚的写到:“我读书时候只是语文好,什么学科都差,语文考试,作文题分数最高。”在回忆人生经历时他深有感触地说:“一教就教了十多年,我与文学的缘份是在教书的日子里结下的,因为连续教了好几年六年级的语文,学生作文发表,我就尝试写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马场农中办的诗刊《风帆》,惊讶不已,时任校长向兆国见状“心领神会”,赠送了他一本《风帆》。这对于陆龙超老师当时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从诗刊《风帆》里,打开了视野,知道了雷远方、卢青剑、孟学祥这些作家,心中豁然开朗,从此也更加坚定了他开启文学创作的决心,开始在《风帆》发表诗歌,开启创作之路。可惜好景不长,他原本可以“民转公”的,但由于家庭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割爱,放弃教书,从此踏上了打工之路,这一去,走南闯北20多年,他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创作,相反生活阅历丰富了,创作题材也更加鲜活。正如他在文章中说:“嫌过去那些短诗短文不过瘾,专写短篇小说、中篇以及长篇小说,磨废了许多纸和笔,结果是瞎子点灯白费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热心肠的卢有斌老师关心帮助下,他的短篇小说《新官上任》在《夜郎文学》发表,短篇小说《桥》入选《黔南文学艺术作品选》丛书。创作之路在他脚下不断延伸,后来在孟学祥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他写小说从微篇入手,开始专攻写小小说,笔耕不辍,持之以恒,《星火》《南腔北调》《成功》《短小说》《百花园》《侨乡文学》等杂志先后发表了他的一些小小说。其中,小小说《龙脉》在《星火》杂志举办的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奖金1000元,一串串殊荣纷至沓来,他的心中洋溢着喜悦:“2023年立冬那天,于我而言,是个难忘的值得纪念的好日子,那天,我收到4个快递。”《当代文学家》等3家杂志社有他发表的诗歌和文章样刊,还有一本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证,这一天他是喜上加喜,印证了他在文章中的那句话:“我相信只有深耕方能刨出金矿。”

  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风雨兼程。陆龙超老师的文学创作之路荆棘丛生,举步维艰,极不寻常。维持生计和坚持创作齐头并进,一步一个脚印。30多年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困难面前不低头,坚持就是胜利。他虽然是个农民工,是个业余文学爱好者,但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没有豪言壮语。他那发自肺腑的心声掷地有声,字字如雷:“作为一个热衷于文学创作的人,不要总是自娱自乐,而是要有责任和担当,要勇于、敢于为民代言、代好言。”“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给每个人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因为我发现我身边还有很多有梦的人,我就要把这些人的梦想写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写梦就是我的梦······”

  不知不觉,天空已露出了鱼肚白,我这才发现自己熬了一个通宵,舒展身体,推开窗户,春风扑面。这时候,我发现陆龙超老师已通过了我的微信。“杨老师好。”“陆老师早上好。”我随即将昨晚转发他文章的朋友圈截图发给了他。很快他回复了,“夸奖了!我尊敬的老师,我只是个文学爱好者。那题目是雷远方主席加的。原题是《我的立冬书》,献丑了!”我立马回复了他:“读了你的文章,很受感动!你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值得点赞!”他回复:“希望老师指教!”我回复说:“我对文学创作是门外汉。”他告诉了我他的电话,他现在在海南打工,以前读过几期瓮安县文联办的《瓮水长歌》……我一看时间,现在已经是早上八点过钟了,估计他忙去上班,我不便再打扰他。我随即拨通了雷远方主席的电话,雷远方主席告诉我,陆龙超老师今年61岁了,和妻子都在海南打工。我震撼了,61岁的人依然还在辛勤地劳动,论年龄他长我5岁,论文学创作我和他是天差地别,论吃苦耐劳,我自愧不如,我心里顿时感到有一种“无处藏身”的恐慌。

一审:商琴 二审:冉婷婷 三审:李永春 监制:王成义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