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方农时

发布日期:2024-04-12 16:40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郭美玲 浏览量:340

  晃眼间我已经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一年之久,此刻我伫立在鳞次栉比的大厦下,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漫步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中,脑海中涌现出小时候成长的小地方,因为在那里有个承诺一遍遍地刺痛着我,那里有我不能忘记的回忆,那里也是我灵魂寄托的地方。城市再繁华却没有家的感觉,也没有可以陪伴的家人,心里突然多了几分落寞。

  时隔多年,记忆犹新,那个小地方没有灯光闪烁的宽敞街道,只有明亮的月光照亮的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也没有富丽堂皇的精美建筑,只有几十户分布得七零八落的民居,不像现在城市里高楼大厦排列整齐。几乎是一个姓氏的人挨在一起,乡风淳朴,村民和睦。

  回忆里那条熟悉的乡间小路上总是回荡着小伙伴们相互追逐打闹的欢声笑语。春天,奔跑在油菜花田里看勤劳的小蜜蜂不辞辛苦地亲吻着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夏天,躺在绿油油的麦田里听着清风吹拂麦浪的声音;秋天,穿梭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捕捉肥美的稻花鱼;冬天,坐在热烘烘的暖炉旁吃着香甜的烤红薯。永远不会忘记春天的嫩芽,夏天的知了,秋天的桂花,冬天的雪人,那些美妙的时刻都印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时候的我要早上十点才上学,不像现在的孩子,早上七八点就要到学校。乡下的孩子离学校比较远,都是走路上学,其实也有定点的大巴车,但是孩子们一般不会坐车上学,都是走路上学,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学校,上课时间就比较晚。我每天早上都要六点起床和隔壁邻居哥哥去放牛,然后八点半回家吃完饭再走路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如果饭做好了就吃了饭去放牛,如果大人还在外面干农活就不吃饭,先去放牛,放牛时每个小伙伴偷偷带着不同的配料出去野炊,各自带着碗筷,有人带锅,有人带大米,有人带配料,有人带土豆等等,这也是我没有胃病的原因。农忙时大人干完农活回家已经晚上七八点,很多时候要晚上八九点才能吃下午饭,很容易就患胃病。大部分时候赶牛回家天都黑了,干农活的家人也才扛着锄头朝回家的路走,夏天傍晚回家,可以看见月亮撒下光芒,星星点着灯,萤火虫打着灯笼。乡下的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的记忆,比如在稻田里捕捉蚂蚱,采摘山涧披绿疯长的茴香,爬楼梯看屋檐下的小燕子,当然也有不美好的回忆,比如上学路上咬过我的大白狗,隔壁三爷爷家追过我的长颈鹅,以及挠过我的小花猫,山坡上蜇过我的大马蜂……

  初春时节,万物苏醒,每一种植物都在争先恐后地生长,门前和院里驻扎着的李树才刚长出小小的嫩芽就挂满了花苞,雪白的李花和嫩绿的叶子迅速抢走春色。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我们忙碌春耕的时候。农历三月,正是要种植稻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泡谷种,奶奶也不甘落后的已经开始育苗,在秧苗慢慢生长的过程中,也不能闲着,而是要从山上挖一条水沟,等下大雨的时候引水入田,每当下大雨的时候你也可以看见人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扛着木质犁,赶着牛去耕田。等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秧苗也可以移栽了,这个时候邻居们都会相互帮忙将一根根秧苗整整齐齐地插在田里,插秧就算告了一段落。傍晚坐在院子里休息可以听到田间青蛙清脆的呱呱声,之后还要除草施肥,雨水不好的时候还要人工抽水灌溉。在经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精心养护,金灿灿的稻穗粒粒饱满地低着头,每家每户都喜笑颜开地又开始相互帮忙收割稻谷,相互称赞着彼此的稻谷好,祝贺着大丰收,那时没有专业的种植技术供他们学习,都是通过几十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和邻里间相互的经验交流,并且农作物都要靠天吃饭,如果遇到大旱的一年,他们这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所以那时日子过得拮据,但是那时候的幸福一直延续至今。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这个时候小麦已经成熟,籽粒饱满,颜色也更加金黄,大家都在抢抓农时,赶紧收割小麦,不然雨水太好了小麦就会坏在地里,生秧发芽。记忆中有一次我昏昏沉沉的在小麦秸秆堆里满头大汗地醒过来,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穿着补丁衣服的人弓着脊背在大太阳下摔打麦子,那缓慢的动作要反反复复摔打很多次才使得麦粒和秸秆分离,我揉了揉睡意朦胧的双眼,看清了是我的奶奶,那时候的我还太小,在秸秆堆里玩着玩着睡着了也是常事。

  八九月份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除了稻谷要收割之外,还有烤烟,种植烤烟非常麻烦,我想只有种过烤烟的人才知道烤烟这个过程有多辛苦,因为不是一次性就能够完成,一株烤烟不会一次性全部成熟,每次只有一两片叶成熟,但是又要及时弄回家,所以要分六七次才能将其烤完,工作量又非常大,流程多,纷繁复杂。

  我们将背回家的生烟叶一片一片慢慢地绑在竹竿上,绑成一杆一杆的烟,然后弄到烤房里烤干。烤烟叶也是一个技术活,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烤烟叶用电烤,调整好温度就可以,而是全部靠人工把握,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更不能熄火,掌握火候烤出来的烟叶才金黄漂亮,连续烤上七八天,每天晚上爷爷都要定两三次闹钟起来加火,真的非常不容易,烤干了之后,熄火。等烟叶变软之后要将烟叶从烤房里拿出来放在家里,这个时候找一个清凉的早晨,将绑在竹竿上的烟叶一片一片地拆下来捆好。下一道工序就是剪烟叶,将有瑕疵的部分剪掉,并且要边剪边选出不同长度和不同等级的烟叶,然后再扎成一捆一捆的,接下来就是把剪好的烟叶扎成一小把,再将小把小把的烟叶合在一起捆成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一大捆,这样才算完成了所有工序,烤六七次烟叶就要反反复复这一套工序六七次,处理好的烟叶就可以拿到烟草局去卖了。在那个时候种烟的利润是所有农作物中最高的,每次卖烟叶连小孩子都期待,因为卖出之后大人会为了奖励小孩子的帮忙,给我们买糖、买月饼,拿到钱的那一刻,一家人都觉得当初的辛苦是值得的,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

  冬天,毛毛细雨伴着寒风徐徐地下着,寒风吹进裤腿让人坐立不安,但是这个时候村里的人也不会闲着,特别是老一辈人从来就是以种地为生,不管天晴下雨都在地里,冬天的寒风也阻挡不了他们的勤劳,冬季他们会栽油菜,当然小孩子也跑不掉,会让我们也一起去帮忙。

  这就是我成长的小地方,每家每户都是以耕地为生,一生都在和土地打交道,赤诚地热爱这片土地。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会写小地方农时,因为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的时候就跟着他们干农活,那时候奶奶很照顾我,对我很好,我也很依赖她,奶奶是一个非常温柔、非常勤劳的人,她炒的每一道菜我都爱吃,她勤俭节约、纯朴善良,在她的认知里种地比什么都重要,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来都是五点就起床,在家里面忙忙碌碌一两个小时之后,天亮了就到地里去。她没有上过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她的一生都在忙碌的农耕里度过,没有听她说过辛苦,只知道埋头苦干,每个农时都是刻在她的骨子里的,错过了会影响农作物生长,所以她有干不完的农活。那个时候,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我也会不停地在她的身边帮忙,从小就被她的勤劳熏陶着。在我上初一的那一年,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我永远失去了她,这便成了我永远的遗憾,这一切来得太突然,我对她的承诺还没有兑现,我还来不及和她道别,来不及带她坐飞机,来不及带她去大城市,来不及带她住大房子,就这样,她永远留在了我的回忆里。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那个小地方,我童年成长的小地方,那个一直靠着耕种解决一家人温饱的小地方,滋润着我的灵魂,影响着我的一生。岁月里盛满旧事,光阴里装满故事,记忆能够唤得醒,旧时光却永远回不去。我想用最简单的文字,描绘出这纯朴而美丽的小地方,这个温暖我养育我的小地方。                            

一审:商琴 二审:冉婷婷 三审:李永春 监制:王成义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