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镇红岩村:“三强三变”书写乡村振兴精彩答卷
发布日期:2025-01-05 14:29 来源:瓮安县永和镇人民政府 作者:孙 鲜 浏览量:178
从贫困村变成示范村,从集体经济为0到突破20万元,从地处偏僻、无人问津到游客盈门、热闹非凡,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省级文明村。近年来,永和镇红岩村立足自身优势,抓住东西部协作这一契机,做好“山”“水”文章,凭借“三强三变”举措,让红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作为贫困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振兴之路。
强化产业支撑,旅游产业从无变有
红岩村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地热水资源,探索发展思路,与海珠区凤阳街道办事处凤和经济联合社共商发展。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对口帮扶资金121万余元,用于开发天然温泉,打造“凤和温泉”乐园。如今,这里人气兴旺,平均每天有近200人来游玩,旅游高峰期每天能接待4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红岩村按照“温泉+”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开设特色农家乐、发展精品水果种植和采摘、生态流水养鱼等项目,为群众创造了大量就近务工的机会,解决群众就近务工1000余人次,带动8户脱贫户就地就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8万元。“温泉+”已经成为永和镇旅游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向好发展。
结对帮扶打造的“凤和温泉”产业现状
强化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由弱变强
红岩村距离瓮安县30公里,曾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难题,制约了红岩村产业发展。为解决这些难题,为游客营造良好的出行、游玩环境,红岩村争取帮扶资金200余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个农家乐,新修了2座便民桥和2座两岔桥,铺设灌溉引水管2130米、新建产业路面硬化2.25公里,建设高标准健身休闲广场1个。通过对路、桥、水的全方位改善,解决了顾客出行难、吃饭难、停车难等问题,让红岩村成为家庭周末游玩的优选地,为乡村旅游发展筑牢了基础。
查看便民桥修缮情况
强化技术指导,产业规划由粗变细
过去,红岩村在产业规划方面缺乏思路,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为打破这一困局,红岩村向海珠区寻求帮助,海珠区规划资源局派驻了4名规划师,邀请中山大学相关技术力量,先后3次赴红岩村开展旅游产业规划。通过实地走访、全面调研、深度座谈,结合红岩村的地理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群众诉求,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打造了“红岩十里长廊”,围绕温泉产业,规划出“泡汤、钓鱼、露营、戏水、摘果”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线,完成“东西部协助·共同缔造”产业提升策划项目,红岩村产业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撑。不仅如此,红岩村通过完善的产业规划,以产业提升项目落地建成为基础,成功招引企业入驻,建成大型水厂1个,进一步丰富了产业业态,增强发展后劲。
海珠区凤阳街道办事处实地到永和调研水厂产业运行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两次经过老坟嘴(红岩村),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不仅蕴含着坚定的信仰、英勇的斗争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激励后人勇往直前、不断进取。而在当下的发展历程中,更是涌现着一批批奋发图强、一个个结对帮扶增收致富的典型故事。红岩村的蜕变和发展是东西部协作帮扶成效的一个缩影,凝集着浓浓山海情,汇聚着滴滴帮扶爱。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