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专栏
>
2025州两会特别报道
代表委员声音 | 谈感想,话发展!这3名人大代表说→
发布日期:2025-01-08 15:00 来源: 黔南州融媒体中心 作者: 黔南州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651
——黔南州两会人大代表访谈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既要立足岗位抓好工作,更要反映好人民群众的愿望。”州人大代表、都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汤立(上图左一)说。一直以来,他始终秉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深入村组、社区、企业,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收集社情民意,认真履职尽责。
在过去的一年里,身为匀东镇党委书记的汤立,坚持将成为一名有定力、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人大代表视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他致力带好队伍、干好工作,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同步发力,全力推动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汤立对基层治理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痛点与难点,结合深入调研与一线实操经验,提出了“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推动‘ 多网合一’取得实效”的宝贵建议。他还聚焦所在乡镇实际,按照州市工作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治理等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不断夯实、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我会珍惜代表职务、牢记代表使命,始终秉持朴实的态度,积极反映民情民意,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建真言、献良策,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汤立告诉记者,未来,他将在新的岗位上,聚焦都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出建议,为黔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黔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茜 刘茹男)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也是一名社区干部,我最关心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和单元,社区工作纷繁复杂,又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州人大代表、罗甸县斛兴街道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立书(上图右)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勤勉尽责、忠诚担当,立足于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
作为社区的“当家人”,王立书办实事、解民忧,做群众的“暖心人 ”,沉一线、摸民情,做群众的“知心人”。通过“代表接待日”活动等方式,密切联系群众,收集意见建议,她对辖区内的人口、楼栋、个体商铺等情况更是“门清”。同时,她还制作了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联系卡,这张“专属名片”实现“码上扫、码上办”信息化服务,居民办事更快捷、更有效,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通代表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无论是在集中接待群众的活动中,还是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王立书都用心记下群众反映的大小事情,第一时间回应诉求,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作为人大代表,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只有不断学习、加强自身履职能力,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福利。”近年来,在王立书的履职建议下,城西社区累计为社区居民完成增修路灯3处、背街小巷改造1处、治理路面排水沟2处等10余件好事、实事,得到了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王立书说,今年她将围绕关于加强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法治宣传提出建议,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为“少年的你”撑起法治晴空。(黔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茹男 刘茜)

作为一名村党委书记,他把做强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担子扛在肩上,因地制宜抓产业发展;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把群众所期所盼 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杨通伟的努力下,董岭村的面貌正在悄然改变: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收入稳步提高,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杨通伟深知抓产业项目的重要性,他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倾听群众意见和心声,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抓手,加强合作社支部建设,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群众”的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整合优势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同时,结合当地气候干旱的情况,因地制宜推广适旱经济作物,带动种植爱媛果冻橙1300亩,试种奶白菜80余亩,特色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就要多为群众做实事好事。”今年,杨通伟将提出有关惠及基层发展的建议,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提出了“麻尾镇河道治理及河岸生态修复建设”的建议,同时还建议将国道G210独山至新寨公路改造工程麻尾过境线建设项目(外环 路)列入“十五五”规划。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