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这一年:聚焦破解交通瓶颈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2-05 08:55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英 李航 浏览量:464
2024年以来,瓮安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以增强交通枢纽功能、发挥区位优势作为重要抓手,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持续加大有效投资,全力构建“公、铁、水”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瓮马铁路是贵州省首条自建自营地方铁路,也是一条重要的资源开发型铁路。这一年,瓮马铁路瓮安站货运装卸量达85万吨,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瓮马铁路北延伸线建设也如火如荼。乌江特大桥已完成了主拱基础构造,正在进行主拱圈劲性钢管骨架的吊装。2024年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项目重难点工程澜泥司特大桥首座连续梁顺利合龙,控制性工程之一的板布河大桥完成主拱圈精准合龙,丘坝特大桥连续梁实现顺利合龙,珠藏隧道顺利贯通。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黔南州磷矿石、化肥、煤炭等多种矿物资源集运的重要通道,对于完善贵州省铁路网布局、融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年,瓮安县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持续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绿色转型。今年,协调上线“车来了”APP,将公交实时数据接入“车来了”系统,让乘客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等关键信息,“掐点”乘车,十分方便。
这一年,瓮安县新增(更换)新能源公交车28辆、新能源出租汽车34辆、新能源班线客车11辆。目前,瓮安县新能源出租车共有1026辆;网络预约出租车19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69辆;新能源班线客车21辆;新能源货车9辆。全县105个居委会和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运车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提高线路安全系数和运营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这一年,瓮安县抓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2024年6月下旬,瓮安县连续遭遇强降雨侵袭,农村公路水毁严重,部分路段出现路基垮塌、路面损毁、边坡塌方、挡墙垮塌等安全隐患。县交通运输局启动公路水毁抢修应急预案,组织大量人力和机械进行抢修作业,确保全县公路安全畅通,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2024年瓮安县农村公路年报管养总里程2682.608公里,设置县乡村三级路长共120名,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合力抓好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使农村公路向管理严、路域美、服务优迈进。
这一年,瓮安县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草塘至云中港集疏运项目开工建设,瓮马铁路北延伸线项目(瓮安境内)总体形象进度达83%,瓮安港云中港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项目4个、危桥改造2座、农村安防工程项目21个、窄路面加宽工程项目13个、农村产业路项目3个,水毁修复315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物流运输降本增效成效突显 ,群众出行便利和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瓮安持续加快运输结构转型升级。引进省内龙头水运企业贵州沿河乌江轮船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2024年完成货物运输量35.8万吨,主要运输货物均来自瓮安、福泉区域。充分依托智慧水运系统,实施水运信息化高效监管,努力达到全域防控目标,全面拧紧水运监管“安全阀”。全年完成水路运输客运量14312人次,客运周转量42.936万人公里。开展重要航路巡航检查101次,巡航里程5883公里,巡航(查)出动检查人员282人次,检查旅游船舶540艘次,开展智慧水运巡查102次,巡查监控点位458处,检查乡镇自用船115艘次。联合公安、渔政、执法队开展联合执法12次,联合余庆、湄潭海事开展联合执法1次。
这一年,瓮安县加快推进定制客运发展。增加10台新能源客车为定制客运,目前,已经开通瓮安至贵阳、瓮安至花溪、瓮安至罗甸、瓮安至龙里、瓮安至小河山、瓮安至构皮滩、瓮安至都匀、瓮安至谷龙8条定制客运班线33辆客车运营。同时,强化出租车、网约车市场运营秩序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营运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强化货运车辆非法改装、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2025年,瓮安县交通运输局将积极开展争资争项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进度,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严格行政执法,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优化运输结构,促进城市公共客运和出租车行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努力实现瓮安县交通高质量发展。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