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一浑!瓮安这个村的奇幻景观
发布日期:2025-03-06 11:28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珠藏镇丰岩村 浏览量:58
丰岩村位于珠藏镇西南端,由岩底村、方家寨村、新寨村合并组建而来,西南缘乌江,与开阳的米坪乡、宅吉乡隔河相望。村境旅游资源丰富,峰岩山耸立江边,山脚山顶都是茂林密草,遥望俨然一堵斧劈刀削的白壁灰墙,是攀岩活动的好场所,是挑战极限攀岩达人的绝佳去处。
湘江汇入乌江后,河面开阔,波澜不惊。光临丰岩的客人嘉宾可尝丰岩鱼鲜,也可登船顺流而下,直达江界河,或逆流而上,径达鲤鱼塘。偶遇雷雨或大暴雨,乌江水涨变浑,而清水江依然清澈如常。两水相汇,一清一浑,置身“清水口”,山因水而青,水因山而绿,显示了珠藏山水的奇妙结合与完美互补。据说,此处的鱼很特别,若持竿垂钓,通常的钓饵不屑一顾,独青睐鱼虾等活物,和上游仅相距3公里的丰岩鱼相比,色、形、味均别有特色。
丰岩村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村落,春秋时期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村境隶属镇境。“改土归流”,开州官军进驻村境,并建峰岩营,管理周边军民事务。民国四年(1915年)贵州全省划拨插花地,村境划归瓮安县第八区。1950年6月,根据剿匪需要,珠藏地区划为遵义县第二十一区,村境随之。1950年12月,珠藏地区划回瓮安县,置瓮安县第五区,村境属瓮安县第五区高水乡。1991年,撤高水乡与峰岩乡,合建瓮安县高水乡,村境属高水乡。2013年,以珠藏镇、高水乡、牛场坝乡及木引槽的新兴村合置珠藏镇,村境属珠藏镇。
乐学重读是丰岩的村风民情,早在清代,敖姓、卢姓家族入住世居,设塾教育子孙,据《敖氏族谱》记载,先后培养出敖铭、敖登高、敖天秩等12名庠生,敖天相1名禀生,敖朝楚1名进士,敖登级等2名太学生。丰岩人敖楚会,号贡三,曾任明朝天启年间淇泽县知县。
1953年,丰岩建先锋初小,1957年将位于水口寺的光明初小撤往峰岩街上,合建峰岩小学,这所小学是至今都还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几所村级小学之一。至2017年后,村里有202人考上大中专学校或研究生,有10多位参加过抗美援朝和自卫反击战的老复员军人,另有30余人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或还在部队服役。
1949年以前,丰岩村只有两条古道和两个渡口。2017年,全省实施“组组通”战略,村境交通状况彻底改观。随着构皮滩电站建成,乌江水位大幅提升,为沿江渡航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为村里的岩底渡、双石渡、龙王渡配备机动铁船,极大方便了沿河两岸的交流。全村有山塘水库5座,1964年冬,村里四个生产队自筹粮食7000斤、现金3900元,在国家支持2900元的情况下,组织劳力,经过286天艰苦奋斗,打通长184米、宽1.7米、高2米的隧洞,引出响水洞水,灌溉良田210亩,这一事迹受到当时瓮安县委表彰。
丰岩村是一个以种、养为主的农业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畜牧业和劳务输出。全村现有果园600亩,10头以上养牛户13家,养猪大户4户,年出栏生猪4000余头,养蜂大户35户。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