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全国人大代表管旭:要从4个方面加强精品建设

发布日期:2025-03-10 11:04 来源: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 作者: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 浏览量:665

管旭,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党委委员、播音主持管理部主任、《主播说辽宁》节目总制片人、《辽宁新闻-视线》主持人。



管旭作为知名主持人,同样热衷于普法教育等公益活动,2023年3月,受聘担任辽宁公益诉讼检察宣传形象大使;2023年8月,被聘为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届特约监督员。

 

谈及行业比较关心的精品创作话题,管旭认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谋划2025年工作时,将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精品创作工程列入10项重点工作之首,充分说明其重要性


管旭表示,应从4各方面着手强化精品内容建设
其一,加强顶层设计。管旭表示,2024年10月11日广电总局召开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就是特别好的举措,从更高层面重视和加强精品内容建设,是重中之重。
其二,精品创作必须有鲜明的导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新时代伟大变革、挖掘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百态等,要牢固树立这种意志。要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什么样的作品是精品,要有清晰导向。另外,在政策资金的倾斜上,持续优化精品创作环境,给创作者一定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
其三,加强市场监管。对于市场上出现的低俗、庸俗、质量不高的作品,要及时监管到位,不给劣质作品传播的空间,要让好作品有好空间、好平台和好地位。
其四,要拓宽传播渠道。让好的作品有更多的传播渠道和空间,比如,广电总局推动创办的《重温经典》频道,就特别好,既能传颂经典,又能给予文学滋养,就是要把一些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放到好的渠道上去宣传和传播。
管旭看来,之所以能称得上精品,首先要能反映时代风貌,立意要好,任何作品都要反映中华文化,反映当今的社会风貌,或者是反映厚重的历史积淀;同时,制作要精还要有创新精神,既要有新意还要有创意,无论是大部头的创作或是类似于短视频的制作,都能成为精品之作,但必须要有精品意识和制作。
管旭在谈到行业性的表彰评比对于广电从业者的影响时表示,广电总局主导的“金声奖”作为最高政府奖,有力推动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能够持续向新向精方向发展。


管旭认为,“金声奖”对全国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是一个标杆,是标准,也是大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所应该做到的,都在“金声奖”里可以找到,你能荣获“金声奖”,在行业里是获得最最高首肯了。

编辑:商 琴 一审:冉婷婷 二审:李永春 终审:顾 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