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专栏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黔南:破形式主义之弊 解基层负担之困 促干部实干之效
发布日期:2025-06-19 16:22 来源:山水黔南 作者:黔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大霞) 浏览量:171
整治形式主义既是群众的深切期盼,也是基层干部的迫切需求。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黔南如何以实招硬招答好“基层减负”这道必答题?
从改进调查研究到精文简会,从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到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从数据共享到厉行勤俭节约……在黔南,基层干部群众普遍感受到,整治形式主义正从“纸面要求”变为“日常实践”,基层负担持续“松绑”,干部精力更多回归服务群众主责,实干担当的氛围愈发浓厚。
严控文会源头 破解“文山会海”困局
文件多、会议多、会议长是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如何让基层从“文山会海”中“脱身”?黔南坚持“严控源头、提升实效”双向发力,打出精文减会“组合拳”。
在会议管理上,严格执行会议活动调度“八不准”,从总量控制、规模限制、时长压缩三方面严把会议关口,减少“陪会”现象,推行“多会合一”模式,倡导“短实新”会风。在文件管理上,严格执行精简文件“六个一律”,建立州级发文会商、配套文件核准、前置审核机制,严禁部门、议事机构和专项工作机制向下级党委、政府发指令性公文,开展文件与减负要求一致性评估,杜绝“上下一般粗”“照搬照抄”等问题,全州各级各部门切实推动精文简会要求落到实处。
瓮安县对精文简会进行“制度化”规范管理,规范配套文件制发审核程序;按照“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的要求,高效科学整合并严格控制会议频次。今年一季度,县级层面制发统计口径内文件同比下降20.4%。
惠水县将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问题”“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问题”“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等方面集中整治作为重点内容,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聚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加大问题核查整改力度,彻底纠治形式主义顽疾,切实减轻基层不合理负担。今年一季度发文同比下降20.8%。
数字赋能提效 打破“报表围城”桎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五花八门的报表曾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重复的数据、多头的报送、繁琐的汇总,耗费大量精力却难见实效。为破解“表海围城”,黔南以数字赋能为突破口,探索基层数据共享新路径。
通过建设基层数据共享系统,黔南严格实行表格制发计划“一张清单”备案,扎实推进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工作,逐级开通州、县、乡、村四级管理账号,全覆盖完成“一张表”填报系统培训,推动基础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多次利用”,彻底改变“上面千条线、下面填不完”的局面。
“过去每天要填七八张表,现在除农业报表按季填报外,30项指标实现年度一次性报送。”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村支书班朝海对此感受深刻,现在依托“一张表”数据采集平台,长顺县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统计指标,实现数据“一次填报、多方共享”。
贵定县通过建立制发表格审核机制,严格控制表格制发数量,优化整合表格数据条目和事项,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同时对镇、村开展“一张表”平台使用培训,强化基层统计员业务能力。
都匀市以“小切口”改革推动“大作风”转变,通过规范用好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留言板、联络员线索反馈机制,让干部从繁琐事务中“松绑”,让减负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
规范公务接待 树立“清廉简约”新风
公务接待曾是基层“甜蜜的负担”:怕怠慢、抹不开面导致超标准接待,“吃公函”“重复报销”等问题更让基层干部“既累心又费力”。
为破解这一难题,黔南以“明确标准、简化流程”为导向,修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基层公务接待“十严禁”,建立州级领导基层接待备案机制,避免扎堆重复调研,让公务接待回归“服务公务、简约清廉”本质。
平塘县以机关食堂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创新推行“食堂一码通”管理模式,将公务接待从“桌餐制”转为“自费托盘制”,既化解了基层对接待不周的担忧,又解决了费用报销的尴尬和减少手续办理的烦琐。自2024年9月实行以来,全县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43.02%,干部职工平均用餐时间缩短约30%,违规接待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平塘县已建成县直机关智慧食堂4个、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自助食堂142个,累计划拨资金256笔,3600余名干部使用“一码通”,县域内跨乡镇、部门公务用餐达10万余人次,形成了良好的公务用餐新风尚。
从“文山会海”到“轻装上阵”,从“报表围城”到“数据共享”,从“接待困扰”到“清廉新风”,黔南以“小切口”改革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让干部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持续推动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整治形式主义既是群众的深切期盼,也是基层干部的迫切需求。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黔南如何以实招硬招答好“基层减负”这道必答题?
从改进调查研究到精文简会,从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到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从数据共享到厉行勤俭节约……在黔南,基层干部群众普遍感受到,整治形式主义正从“纸面要求”变为“日常实践”,基层负担持续“松绑”,干部精力更多回归服务群众主责,实干担当的氛围愈发浓厚。
严控文会源头 破解“文山会海”困局
文件多、会议多、会议长是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如何让基层从“文山会海”中“脱身”?黔南坚持“严控源头、提升实效”双向发力,打出精文减会“组合拳”。
在会议管理上,严格执行会议活动调度“八不准”,从总量控制、规模限制、时长压缩三方面严把会议关口,减少“陪会”现象,推行“多会合一”模式,倡导“短实新”会风。在文件管理上,严格执行精简文件“六个一律”,建立州级发文会商、配套文件核准、前置审核机制,严禁部门、议事机构和专项工作机制向下级党委、政府发指令性公文,开展文件与减负要求一致性评估,杜绝“上下一般粗”“照搬照抄”等问题,全州各级各部门切实推动精文简会要求落到实处。
瓮安县对精文简会进行“制度化”规范管理,规范配套文件制发审核程序;按照“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的要求,高效科学整合并严格控制会议频次。今年一季度,县级层面制发统计口径内文件同比下降20.4%。
惠水县将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问题”“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问题”“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等方面集中整治作为重点内容,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聚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加大问题核查整改力度,彻底纠治形式主义顽疾,切实减轻基层不合理负担。今年一季度发文同比下降20.8%。
数字赋能提效 打破“报表围城”桎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五花八门的报表曾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重复的数据、多头的报送、繁琐的汇总,耗费大量精力却难见实效。为破解“表海围城”,黔南以数字赋能为突破口,探索基层数据共享新路径。
通过建设基层数据共享系统,黔南严格实行表格制发计划“一张清单”备案,扎实推进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工作,逐级开通州、县、乡、村四级管理账号,全覆盖完成“一张表”填报系统培训,推动基础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多次利用”,彻底改变“上面千条线、下面填不完”的局面。
“过去每天要填七八张表,现在除农业报表按季填报外,30项指标实现年度一次性报送。”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村支书班朝海对此感受深刻,现在依托“一张表”数据采集平台,长顺县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统计指标,实现数据“一次填报、多方共享”。
贵定县通过建立制发表格审核机制,严格控制表格制发数量,优化整合表格数据条目和事项,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同时对镇、村开展“一张表”平台使用培训,强化基层统计员业务能力。
都匀市以“小切口”改革推动“大作风”转变,通过规范用好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留言板、联络员线索反馈机制,让干部从繁琐事务中“松绑”,让减负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
规范公务接待 树立“清廉简约”新风
公务接待曾是基层“甜蜜的负担”:怕怠慢、抹不开面导致超标准接待,“吃公函”“重复报销”等问题更让基层干部“既累心又费力”。
为破解这一难题,黔南以“明确标准、简化流程”为导向,修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基层公务接待“十严禁”,建立州级领导基层接待备案机制,避免扎堆重复调研,让公务接待回归“服务公务、简约清廉”本质。
平塘县以机关食堂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创新推行“食堂一码通”管理模式,将公务接待从“桌餐制”转为“自费托盘制”,既化解了基层对接待不周的担忧,又解决了费用报销的尴尬和减少手续办理的烦琐。自2024年9月实行以来,全县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43.02%,干部职工平均用餐时间缩短约30%,违规接待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平塘县已建成县直机关智慧食堂4个、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自助食堂142个,累计划拨资金256笔,3600余名干部使用“一码通”,县域内跨乡镇、部门公务用餐达10万余人次,形成了良好的公务用餐新风尚。
从“文山会海”到“轻装上阵”,从“报表围城”到“数据共享”,从“接待困扰”到“清廉新风”,黔南以“小切口”改革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让干部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持续推动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