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娜:跨山越海筑云志 名师赋能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5-07-01 20:06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东西部协作办公室 浏览量:56
2024年,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金娜跨越山海奔赴黔南州瓮安县朵云学校支教。作为广州市骨干教师实践导师,她以“名师引领 + 精准帮扶 + 资源联动” 为主线,深耕课堂、培育师资、链接资源,并以专业智慧为学校量身定制三年发展规划,在黔中大地书写了新时代支教的生动篇章。
分层赋能,构建山区教学“成长闭环”
面对朵云学校学生 "低起点、弱基础" 的学情,她将班级学生划分为“飞翔”“奋进”“加油” 三个项目组,定制阶梯式成长目标。从作业面批规范、家庭听写每日过关的基础夯实,到课堂发言示范、小组协作讨论的能力提升,系统重构课堂生态。她自费购置读写资料,制作幻灯片,设计分层训练,并录制 82 次听写音频发送至家长群,解决留守儿童辅导难题。通过计时小测强化审题训练,结合 "一对一" 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形成 "课堂精讲 — 课后精练 — 家庭跟进" 的闭环体系。
她发起的 "朵云少年阅读计划",构建 "三阶浸润式" 培养体系。通过 "思维导图解构 — 西游情节创编 — 经典片段仿写" 的阶梯训练,引导学生从文本浅读走向深度思辨,鼓励学生携带图书馆借阅书籍进行读后汇报,形成 "每日 15 分钟晨读 — 每周借阅登记 — 每月读写擂台" 的常态化训练链。在她的系统引领下,学生日均阅读时长从 12 分钟增至 35 分钟,在学校征文比赛中包揽一二等奖,演讲赛事中斩获一等奖,实现阅读能力与表达素养的协同提升。
青蓝共研,搭建教师成长“云端阶梯”
引领和打造一批优秀的扎根本土的教师团队,是金娜支教的另一个重头戏。针对学校年轻教师占比超 80%、教研基础薄弱的困境,金娜设计“蓄力・着力・发力”三段式教研组培养方案,以 "示范课引领 + 讲座输出 + 赛事打磨" 组合拳,培育扎根本土的教师团队。
精心打磨并执教《山居秋暝》《铁杵成针》两节区域示范课,巧妙运用动态配图与舒缓音乐,构建起"诗中有画” 的沉浸式学习场景,通过“景象 - 字眼 - 情怀“三个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 。开展《深耕细作砺匠心,技术赋能铸精品》《涵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两场专题讲座,她毫无保留地拆解海珠区精品课从选题、设计到录制的全流程“海珠经验”,分享实用技巧与宝贵经验,立足统编教材古诗词编排特点,构建起“氛围营造 - 创作探寻 - 真义升华”的三阶教学模型。牵头组织朵云学校首次主题教研沙龙,促使语文组从“零散研讨”转向“体系化教研”,成立“金娜名教师工作室瓮安站”,采取“1+N”导师制结对帮扶本地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课题打磨等途径实施精准指导,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学科建设,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成长”转变。她还主动下沉乡镇学校,参与“乡村教育振兴”城乡结对帮扶活动,赴中坪学校、鱼河小学等地开展听评课与送教活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向乡村延伸。
研云筑云,构建特色办学 “云端框架”
作为《朵云学校三年规划(2026-2028)》执笔人,金娜历经 12 个月实地调研,精准锚定家校协同断裂、生源基础薄弱、师资流动性大、课程体系单一四大办学瓶颈,将粤港澳大湾区“云端教育”理念与移民安置学校特点深度融合,形成48 页近 3 万字的系统性方案,构建起以“研云(理念研析)・筑云(体系搭建)・拓云(辐射赋能)”为脉络的“云教育”特色发展框架。
支教有期,育人无限。金娜以智慧与情怀践行教育初心,贯通“教研训用”一体化培养链条,让教育星火在朵云课堂恒久跃动。她在朵云学校的“云端”播下希望种子,让“云云得意,朵朵生辉”的理念照进现实,她留下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师资力量的成长,更是一种“扎根土地、舒展云端”的教育精神。那份凝结着智慧与情怀的三年规划,正待接力践行,让“每朵云都有独特的姿态”的教育理想,在穗黔协作的春风中次第绽放。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
2.自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同时不得歪曲、篡改原文及标题,摘录时不得违背文章原意;
4.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