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专栏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
瓮安・铭记 | 抗日阵亡将士商启高
发布日期:2025-09-13 13:28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万森伟 浏览量:51

瓮安是红色革命老区,豪杰壮士摇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推出“瓮安·铭记”栏目,讲述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坐落在湖北广济县的国民革命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依山傍水,苍松翠柏簇拥,名花异草间缀,肃穆庄严。人们来到这里举行祭奠活动 ,寄托哀思,表达对抗日烈士的深切怀念。纪念碑的下座,镶刻着上百名烈士的英名、籍贯,其中,国民革命军103师613团团部少尉附员商启高的名字和抗战故事,让每个瓮安人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


商启高的阵亡通知书
商启高,字崇伦,1915年冬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雍阳镇北大街(现乌江北路)一个商人家庭,因排行第二,人称商二。他少年时期秉赋聪颖,深得父母喜爱。1929年自瓮安一小毕业后,考入瓮安中学初中部学习,除了勤于学业之外,他酷爱书法,因钦慕民族英雄岳飞文韬武略的才华,改名“启高”,表明自己向高的目标看齐的愿望。
在校学习期间,商启高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如单杠、哑铃、爬竿、打球和跑步运动等,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浪潮。他同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深深地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存亡担忧。初中毕业后,他与哥哥崇刚一道干起卖木桶、绳索的生意。不久,来到安顺一家裁缝铺当上了学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耳闻目睹许多年轻人当兵上前线保卫家园的消息,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日救亡是自己的责任,于是告别了师傅,赶回家中,报名参加国民革命军103师。103师原由黔军20军第1师改编而成,“八一三”事变后,奉命参加淞沪战役,与112师协同守卫江阴要塞。他和战友们坚守巫山、香山阵地2个月,打退敌军10多次进攻。战斗中,他为战友张少巨(瓮安人)的牺牲而悲怒,下定决心一定要固守阵地,因作战英勇顽强,被提升为班长。12月初,他随613团从上海转战无锡、镇江、南京等地,与日军相遇,伤亡惨重。团长罗熠斌,战友宋锡臣、李银发、何少荣、何方六(均是瓮安人)先后牺牲,他含着痛苦的眼泪说:“他们都是瓮安县的人啊,报仇!一定要报仇!”部队撤退到湖北黄陂时,全师只剩600余人。在整治队伍中,经扩充兵源,商启高升为副排长。在部队行军中,他帮助体弱的战士扛枪和背包,教大家唱爱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最后胜利是我们的》等,深受全排官兵的爱戴。不久,调任团部警卫排任少尉附员。
1938年7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安庆、开封、九江等地区后,以35万兵力沿长江两岸分兵五路西进,并以海军溯江而上配合陆兵作战,展开夺取武汉为目标的进攻。这时,国军以3倍于敌的兵力进行“武汉保卫战”,采取片面战线和消极防御的阵地战术对日军作战。103师奉命至广济地区东南的笔架山、铁佛寺一线阻击日军。日军在其炮火与飞机的掩护下,多次向103师进攻,均被击退。由于国军部队伤亡逐渐增多,不得不奉命撤退。日军主力乘势占领阵地,以猛烈的火力向国军射击,国军遭受重大伤亡,但官兵士气很高。经613团组织力量英勇冲杀,前赴后继,战斗从拂晓打到下午,终于攻克了高地,全歼该地日军,阵地上到处是日军的尸体和国军牺牲官兵的遗体,其中国军官兵和日军拼搏扭打死在一起的尸体数十具。这次战斗,全师官兵伤亡很大,仅送往后方的伤员就达七百余人,613团的官兵所剩只能编为一个连,继续参加武汉保卫战,守备逻阳附近的龙口、花山江防阵地。
在武汉外围战中,商启高与部队一道顽强地坚守阵地,日军进攻未能得逞,竟违反国际公约,投入细菌弹,致使国军大部分患上严重的疟疾,战斗力大为减弱。坚持到9月底,613团在日军的疯狂轰炸和扫射下,坚守阵地一个多月,经过连续作战,全团官兵牺牲过半。10月5日,部队活动于广济县田家镇快活岭一带。当时,高地被日军占领,加上日军苦心经营,从山腰到山顶200米的距离上,特筑层层的堑壕,配备小钢炮、轻重机枪等各种武器,妄图依托工事,阻止国军前进。在夜幕的掩护下,商启高所在之排一鼓作气歼灭了前沿阵地的敌人,很快越过战壕,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想迅速占领阵地,日军从不同角度交织成一片火力网,地形对国军十分不利,日军的猛力火力,使生龙活虎的国军官兵一个个倒下。为尽快攻占敌军占领的阵地,613团团部命令警卫排一个劲地向日军射击,复仇的火焰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团部为尽快与198师联络,了解兵力部署情况,在无线电被炸毁的情况下,即派商启高前去联系,适值敌军陆、空军联合猛攻之际,在去田家镇途中,敌机轮番轰炸扫射,罪恶的枪弹击中了他,鲜血如泉水般涌出,染红了脚下的土地。当官兵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他的遗体,此时,他才23岁。
他牺牲后,103师抚恤委员会给瓮安县政府来函,要求填写陆军战时死亡乙种调查表证明书一份,并“请经查明转饬该故员遗族填送,县府加盖证明书送达本师以资发给抚恤金”。之后,到解放前夕,他的母亲领取了国民政府发放的抚恤金。解放后直至文革前,瓮安县人民政府每年给其家属发放稻谷、大米等物品,门前,挂着人民政府发给的“军属光荣”的耀眼木牌。
商启高用青春年华和热血,谱写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正如一副对联所写:“奋志灭倭寇生无惭德,捐躯救华夏死有余光”。
(文/万森伟 审校/宋浒 县档案史志馆)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未经中心书面授权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发行、建立镜像或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2.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此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单位所有。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