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 · 铭记 | 抗日阵亡将士罗熠斌团长
发布日期:2025-09-24 09:29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康振贤 浏览量:534

瓮安是红色革命老区,豪杰壮士摇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推出“瓮安·铭记”栏目,讲述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抗日阵亡将士罗熠斌团长 1890年,罗熠斌出生在瓮安县草塘的一个贫苦家庭,在家排行第三。幼时,因家贫无法上学,当兵吃粮便成了他的唯一出路。护国军兴,他入黔军当兵,正式步入了军旅生涯。他身材魁梧,仪表端庄,行为规矩,进取心强,颇得上峰喜爱。在接受训练中,学、术两科均优,作战又勇敢,先后被提升为黔军班、排、连长。

罗熠斌
有了带兵的机会,没有文化,不识字,看不懂地图,终归是一件遗憾的事,于是罗熠斌下决心学习。由于勤奋好学,不耻下问,他学业进步很快,终于达到了适应军旅工作需要的文化程度。
1917年,黔军总司令王文华在贵阳创办贵州讲武学校,何应钦任校长。经过考试,罗熠斌被录取为步兵科第一期学员,与何知重(抗战初期,第103师首任师长)同学。由于两人家庭背景相似,便惺惺相惜,常相往来,相互鼓励,因而私交甚笃,结为了金兰之交。1919年,罗熠斌毕业,被分配到黔军袁成广团当营长。 罗熠斌平素秉性刚直,不善阿谀逢迎,更不屑与品行不端者交往,但却善与部属交心。他带兵有年,上下齐心,个人升迁,全凭战功。罗熠斌治军很严,体贴驻地民众,所到之处从不摊丁派款,对违犯军纪者,从严惩治,决不姑息。 在台江驻扎期间,罗熠斌所部班长黄某某与城内有夫之妇勾搭成奸,竟相偕卷家潜逃。罗熠斌接报后,立即派人追捕,将其二人捕获。罗熠斌认为,这不仅是严重违反军纪,有损军誉,还败坏了社会的公序良德,破坏了军民关系,是绝对不能宽容的。于是经过审讯调查,充分取证后,将两犯处决。经过整肃,其部军风、军纪焕然,再无骚扰地方之事,得到了驻地群众的肯定。 1923年,罗熠斌因与团长袁成广不睦,遂辞去军职,在台江定居,经商维生。罗熠斌当连长时,曾娶贵阳飞山街翁氏,生有一子,因随母姓,取名翁俊。翁氏病故后,因岳父无子,索要外孙当家孙抚养,继承宗祧。罗熠斌尊敬岳父,把爱子送到翁府,以遂翁老之愿。后来,罗熠斌率部驻扎台江期间,再娶了城内李淑珍女士为妻。李氏先后为罗熠斌生了罗建英、罗建勋、罗建国等一女二男。 1926年,北伐军兴,黔军加入革命大潮,广东革命政府任命袁祖铭为国民革命军左翼总指捎挥。罗熠斌是袁的旧部,曾得到袁的赏识,所以闻讯即决心投奔,参加北伐。于是往邀凯棠王富文、旁海王道炽、报效李逢春等旧部,设点招募新兵,组成了下辖三个大队的一个支队,共三百余人枪,罗熠斌任支队长。 1927年初,罗熠斌率所募新兵出黔,准备到常德参加袁部。不料,队伍刚至黔阳,就得到了袁祖铭在常德被刺的消息,只好中途返回贵阳。罗熠斌所部被周西成缩编为护路队,归护路局局长马明亮指挥。罗熠斌被编余,在贵阳黉宫候差。 由于久无出路,罗熠斌不能坐以待毙,即回台江经商,贩买布匹、大烟(当时尚未禁烟)获利颇丰,家境日渐殷实。有人建议罗熠斌购置田产,以作晚年生活打算。罗熠斌少小离家,久疏农事,对蓄田产不感兴趣。此时,他对经商却颇有心得,加之周西成主政贵州后还算政通人和,有着较好的经商环境,于是婉言谢绝朋友好意,花了八百元大洋典得施洞苏元春公馆,准备用以开办手工业作坊,利用清水江航运优势,发展地方商业经济。 1930年8月,黔军王家烈部(黔军第1师)驻湖南洪江,被蒋介石委派为湘、黔边区“剿匪”司令,何知重为副司令。何到榕江招募新兵后,听到了罗熠斌的有关传闻,于是专门致信邀罗到部队担任新兵营长。 罗熠斌离开军队已多年,其间久不骑马战阵,深感赘肉复生。但知己相邀,义无反顾,于是欣然赴任。练兵打仗,罗熠斌本是内行,重回军营,驾轻就熟。在榕江练兵六个月后,罗熠斌奉命率部赴赤水领取赤水造步枪,再回到湖南洪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5军第1师9团2营,罗熠斌被任命为营长。 1932年冬,王家烈取代毛光翔当上了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罗熠斌率部随王家烈由洪江回驻贵阳,其后奉命开赴遵义和蒋丕绪(割据遵义的毛光翔之重要人物)打了一仗,之后,驻防思南、印江、石阡一带。 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贵州。国民党中央军尾随入黔,取代贵州王家烈的统治,黔军因之垮台,被全面整编。黔军第1师被编为第103师,何知重任师长,罗熠斌任第103师613团上校团长。其后第103师调出贵州,开赴湖北黄陂、麻城等地整训布防。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爆了全国性的抗日运动。随后“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重兵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第103师奉命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8月下旬,罗熠斌随部从武汉乘船东下,刚到镇江又奉命转驻常熟,11月初奉命开赴江阴,保卫江防,确保江阴要塞,掩护我军在上海作战部队战略转移。 江阴位于长江下游,地处上海南京之间,与北岸靖江隔江相望。长江下游江面一般约宽四五公里,到此逐渐狭窄,宽仅两公里左右,南岸山陵起伏,形势险要。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春秋时,吴国已在席帽山筑烽火台;南宋时,韩世忠、辛弃疾等名将曾在此驻防御敌。清康熙年间始筑炮台。辛亥革命后,改土炮为洋炮,增筑堡垒。1932年“一二八”之后,中日签定了《淞沪停战协定》,江阴要塞遂成为长江的大门,扼苏州至常熟、福山之线要冲,地位非常重要。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前夕,长江上游驻有日军舰五艘,其中计炮艇两艘,浅水舰三艘,军委会密令海军部长陈绍宽在抗战序幕未揭开前,在江阴长江江心凿毁旧军舰若干艘,载石沉没江底,筑成封锁线,以保南京及沿江各城市的安全,并断绝上游五艘敌舰的归路,另由南京当局派舰分别溯江西上对五艘敌舰予以截击、俘擒。可恨汪精卫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在封江令尚未下达前夕,竟利令智昏向敌通风报信,致使敌舰闻风星夜逃逸,经江阴出吴淞口扬长而去。 日军攻陷上海,接着杭州沦陷。上海守军除留第88师谢晋元团的800壮士,象征性的固守苏州河东岸的四行仓厍外,其余部队,则分沿京沪铁路两侧及京杭国道由苏州、无锡、镇江、金坛、句容,向南京撤退。 江阴要塞为南京水路的门户,江面较窄,水深流急,黄山、君山锁住其江口,东有狼山、福山为屏障。江防总司令刘兴命第103师和第112师(霍守义)担任要塞区守备,第111师驻守江北的靖江、天生港之线,作为预备队。第103师担任黄山、君山、巫山、稷山、完山之线。抗击由无锡、福山方向来犯之敌,第112师担任江阴城及其附近地区之防守。 何知重以罗熠斌613团守备巫山、香山之线,618团守备完山、云亭镇之线;第618团团部设在金童桥;615团作为预备队机动使用,师部设在黄山附近。 11月29日,日军向第103师613团阵地发起进攻,613团团长罗熠斌亲临前沿指挥,除以猛烈火力还击外,还与敌近战拼搏,将敌击退。次日(30日),日军以战车为前导,又向613团阵地进犯。 12月1日,敌海陆空军全力向我103师阵地猛扑,八十余架飞机向第103师阵地轮番轰炸,何知重指挥师属各团凭借坚固的要塞工事,坚守要塞,抗击进犯之敌,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击退了日军多次的进攻,官兵伤亡惨重,守住了要塞。 其后,前进阵地崩盘,大军撤退。何知重将三个团兵力全部使用,虽曾几次打退敌军几次攻击,但第103师造成巨大损失。613团副团长刘崧生阵亡;618团营长李仲春负伤,剩下营长赵旭升、刘彬如坚持战斗;615团的两个营长负伤,剩一个营长程鹏坚持战斗,敌我相持。 2日,第103师在江阴要塞同敌鏖战不分昼夜。当晚,奉江防司令刘兴无线电命令向镇江转进,参加南京保卫战。 3日夜,第103师分成两路纵队经江阴城边向镇江转移,走到江阴城边,始知日军是由无锡方面来攻,第112师打了三天,已经奉命转移撤走,而第103师并不知情,以致处于腹背受敌的苦战境地。 夜间10时,第103师613团前卫营通过江阴桥,正向通往镇江公路前进时,与敌遭遇,被截成两段,一场激烈夜战打响了。日军占据江阴城,第103师师部及直属连队,被困在江阴城边,两面受敌,一面临河,后面有敌尾追,特务连上尉连长杨文臣负重伤。情急之下,师长何知重、参谋长王雨膏、615团周相魁在黑夜混乱中,由黄田港码头过了江北,向汉口方向撤退。这场战斗,613团独挡一面,伤亡甚重,团长罗熠斌、营长梁代峨、连长江兴邦身先士卒,和士兵一起冲锋陷阵,最后战死沙场,排长陈辉如身负重伤,死伤官兵360余人,使第103师土气受挫。 
罗熠斌书法
罗熠斌为国捐躯后,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晋少将,遗属得到抚恤,颁发荣哀状和抚恤证书,第一次恤金500元,年恤金120元。尔后一直领到1948年。(文/康振贤 审校/宋浒 县档案史志馆)

瓮安是红色革命老区,豪杰壮士摇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推出“瓮安·铭记”栏目,讲述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890年,罗熠斌出生在瓮安县草塘的一个贫苦家庭,在家排行第三。幼时,因家贫无法上学,当兵吃粮便成了他的唯一出路。护国军兴,他入黔军当兵,正式步入了军旅生涯。他身材魁梧,仪表端庄,行为规矩,进取心强,颇得上峰喜爱。在接受训练中,学、术两科均优,作战又勇敢,先后被提升为黔军班、排、连长。

罗熠斌
有了带兵的机会,没有文化,不识字,看不懂地图,终归是一件遗憾的事,于是罗熠斌下决心学习。由于勤奋好学,不耻下问,他学业进步很快,终于达到了适应军旅工作需要的文化程度。

罗熠斌书法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未经中心书面授权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发行、建立镜像或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2.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此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单位所有。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