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贵州闯新路纪实

发布日期:2025-10-20 11:17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作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浏览量:34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贵州闯新路纪实


金秋时节,丰收在望;多彩贵州,风华正茂。

连日来,“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陆续举行,各市州交出成绩单:


贵阳贵安向新向绿绘就精彩画卷,经济总量即将迈上6000亿元台阶;遵义市六大领域实现新突破,15个县(市、区)GDP全部突破百亿元;六盘水市擦亮“江南煤都”“中国凉都”“生态绿都”三张名片,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


建设中的水城煤焦化项目


回眸“十四五”,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考察,指示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赋予贵州“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重大使命。

转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明确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

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深入贵州考察。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引,与时俱进的精准指导,为贵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擘画了清晰蓝图。

全省上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思想观念转变、经济发展转型,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总书记引领我们闯新路!这新路,是开放开发的奋进之路。

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

它以主跨径1420米、桥面距水面高度625米的新纪录,成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这是贵州交通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贵州在不断刷新中自我超越的精神坐标。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头连开发,一头系开放。

闯新路,路在何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我们,“要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寄予我们“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期望。

贵州以交通变革破题,在17.6万平方公里没有平原支撑的高原山区,云端万桥飞架,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9000公里,市州民航机场全覆盖,乌江航道蝶变“黄金水道”。

10月11日,盘兴高铁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贵州即将实现“市市通高铁”。


10月17日,盘兴高铁运行试验列车经过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纳怀河特大桥   刘朝富/摄


人们惊呼:贵州竟是“平”的!

当改革与开放互融共进、开发与开放双向奔赴,“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的慨叹已成历史云烟。

擦亮开放名片,敞开的是山门,拥抱的是未来。

东连长江经济带,西通东南亚、南亚、中亚;南接粤港澳大湾区,北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扬开放旗帜,迈出的是脚步,改变的是眼界。

遵义中航电梯出口欧亚10多个国家,贵阳险峰机床海外订单量屡创新高,中安科技成立海外事业部专司电缆出口……挺立开放前沿,贵州“大小件”扬帆出海;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酒博会、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国际知名展会和论坛汇聚世界目光。


LISL9230 拷贝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外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jpg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现场  李森 林民 贾智 刘杨/摄


跳出贵州发展贵州,立足全局发展贵州。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三不沿”的贵州创造了内陆省份向开放前沿突围的经典范式。

总书记引领我们闯新路!这新路,是大抓产业的转型之路。

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支撑和物质基础。

2021年在贵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要着眼于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2023年7月,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了贵州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三者”定位和“五期”方位,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的决定》。

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儿女,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出一套“贵州战法”——

围绕“六大产业基地”,明确“3533”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逐一编制“一图三清单”,建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


产业集聚发展平台:红果经济开发区


贵阳贵安引进华为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优强企业,六大产业支撑有力;毕节,总投资730亿元的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压茬推进,“富矿精开”蹄疾步稳;“江南煤都”六盘水,建设单套产能全球最大的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亚洲磷都”黔南,磷系现代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值超500亿元……


17541178336523.jpg

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建设正酣   赵惠/摄


一组组数据最是亮眼:全国新能源汽车每3辆就有1辆的电池用了贵州磷元素,全国1/3以上的中高端钢丝绳、4/5的湿法净化磷酸、1/4的高品质磷肥在黔生产,全球每7把吉他就有1把产自贵州……

2025年元旦后上班第一天,新年第一会,省委、省政府吹响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冲锋号。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新春第一会,对加快建设富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全面部署。

稳扎稳打,节节胜利。今年上半年,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0%,成为发展“第一动力”,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也在提质升级。

总书记引领我们闯新路!这新路,是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

五年前,全面小康胜利在望。

脱贫成色好不好?底线守得牢不牢?

带着这份牵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总书记勉励大家:“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总书记情真意切——

“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动态清零。”

“要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对易地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

“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队。”

五年来,贵州始终牢记嘱托——

夯实产业基础: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抓牢就业关键:高度重视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岗就业工作,接续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

持续驻村帮扶:全省3.09万名第一书记、6.42万名工作队员接力驻村……

过渡期以来,贵州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1642元增加到2024年的15856元,年均增长8%。

今年3月17日,黔东南州肇兴鼓楼里,火塘边,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畅谈,共话乡村全面振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向总书记讲述村寨变化和幸福生活,话语中洋溢欢欣,笑容里绽放自信。


贵州肇兴侗寨鼓楼。宁坚 摄 (贵州图片库发)_a.jpg

贵州肇兴侗寨鼓楼。宁坚/摄(贵州图片库发)


“从你们的讲述、你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村寨这些年欣欣向荣。”“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高兴地回应说,希望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

6月16日,全省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1.01万人、驻村工作队员2.02万人奉命出征。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

圆满收官,志在必得!

总书记引领我们闯新路!这新路,是数实融合的勃兴之路。

2024年12月26日,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等技术伙伴合作,推出国内首个“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

此举有效为遵铝降低电解铝直流电耗,年增效益约4000万元,氧化铝多场景协同优化年降本约1000万元。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要求我们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寄予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厚望。

五年来,贵州着力打造算力高地、深入挖掘数据富矿、加快培育场景森林、努力厚植产业热土。

3.jpg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主算力基地机房


在数字经济磅礴发展的万千气象中,贵州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创造了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的佳绩。

云上,数据算力动能澎湃;地上,数实融合落地生根。

工业在智变:坚定“智改数转”,全省“上云用云”企业超3万家,从“富矿精开”的井下矿井到“六大产业基地”的生产模型,大数据融入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5.jpg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


农业在新生:贵茶集团利用大数据平台溯源系统,实现产品“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一码全程追溯;“一码贵州”平台汇聚全省2.3万种农产品,地道风物搭上时代快车俏销八方;

旅游更智慧:2025年4月,“黄小西”旅游服务智能体发布,为游客提供行程规划、智能订购、AI伴游、游记生成等应用场景。8月,“黄小西”2.0版发布,实现从“单向问答”到“交互式内容提供”的升级。

数聚产业动能,智启发展新篇。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如约而至。进入第二个十年,数博会始终秉持“全球视野、国家战略、产业视角、企业立场”理念,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成为我国数据领域引领创新趋势、展示行业成果、促进开放合作的平台。


1.jpg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现场


今日之贵州,正聚焦算力、数据、应用、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总书记引领我们闯新路!这新路,是生态文明的和美之路。

千里乌江,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贵州人民的母亲河。

曾几何时,因为污染严重,乌江一度成了“污江”。这些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呵护下,乌江干流水质全面达到Ⅱ类标准,流域45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持续稳中向好。

流经铜仁境内的乌江  铜仁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江清水,流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

2021年在贵州考察时,总书记沿江岸步行察看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寄望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守护好绿水青山,是一域之美,也是全局之责。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小七孔桥.png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小七孔桥


如山厚望,牢记在心。

五年奋进,贵州以久久为功的坚持扩绿提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污降碳,以前瞻探索的勇气先行先试,“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共识升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掷地有声——

连续11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同步植树造林,已经成为贵州与春天的“第一个约定”;

“看不到煤炭、看不到焦炭、闻不到味道”,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项目构建起资源互补、产业互通、要素互联的新型产业体系,彻底刷新传统工业刻板印象;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3%,48%的绿色经济占比书写“绿富同兴”新答卷,31项改革经验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日益成为贵州的开放名片、中国的绿色宣言、世界的生态盛会……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到贵州考察,要求我们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青山含笑,绿水欢腾。今日之贵州,正聚精会神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以“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


航拍下的万峰湖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4600万贵州儿女干出了成绩、干出了精神、干出了风采!现在的贵州,正坚定走在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道路上!

五年一个规划,五年一个台阶。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要求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收官开局,承前启后。我们正以“追赶者”的清醒、“实践者”的笃定、“探索者”的锐气,在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乘风破浪、挥洒豪情。

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幸福!


编辑:赵 婧 一审:冉婷婷 二审:李永春 终审:顾 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未经中心书面授权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发行、建立镜像或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2.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此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单位所有。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