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灵:我是贵州小孩

发布日期:2025-10-29 17:55 来源:动静新闻 作者:动静新闻 浏览量:62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的第100周年,我是抗战第二年出生的,也就是1938年,在贵州省省会贵阳出生……”中国台湾著名摄影家、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庄严之子庄灵,在近日于贵州安顺举办的中华同光——故宫南迁文物“安顺驻留地”特展揭幕式上谈起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此次,他和妻子陈夏生专程从中国台湾赶来参加仪式,再次回到出生地贵州,对庄灵而言,意义非凡。


  庄灵在中华同光——故宫南迁文物“安顺驻留地”特展揭幕式上接受采访。


  2025年,庄灵夫妇与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右一)在安顺华严洞内合影。


  “贵州,跟以前小时候印象最大的差异,就是进步得非常快,每次来,我看,哎呦,都变样了,都不认识了。安顺除了是家乡要常回来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先父庄严先生是故宫古物馆第一科科长,奉命带了故宫第一批南迁的国宝,1937年从长沙出来,经过桂林到贵阳,我就是在那时候出生的。1939年1月就到安顺来了,之后这批文物一直放在安顺城南的华严洞,所以我从小就在华严洞里。”庄灵说。


  庄严(1899—1980)故宫文物南迁亲历者、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资料图

  

  庄严自长沙至贵阳再到安顺的信封地址。资料图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北平处于危险之中。1933年,山海关失陷,平津告急。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文物转移至上海庋藏(后再转南京),以避免国宝毁于战火。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藏存于南京的故宫文物分三路紧急转移。其中一路从南京经汉口、长沙、桂林,抵达贵阳,最终存放在安顺华严洞,同时成立故宫博物院安顺办事处,由庄严出任办事处主任。到1944年12月5日撤离,文物共在华严洞存放了5年10个月零13天。

  

  准备南迁的文物箱子被集中放在太和殿门前的广场。资料图

  

  正在装运文物的贵州公路局汽车。资料图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迁运线路图。资料图


  安顺华严洞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在中华民族抗战史和文化保护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对庄灵来说,这里也保存了很多童年的回忆,虽然当时年纪尚小,但记忆犹新。“我们那时候因为哥哥他们念书,后来我也开始要准备上学,就从华严洞搬到了城东的东门坡,在安顺城里,父亲母亲有时候他们学校放假或者寒暑假的时候就带我们到华严洞。那时候安顺的苗族很多,他们在那边有跳花、吹笙的,这些我都记得。”


  故宫文物南迁途中,庄严与家人于1939年在贵州留影。资料图

  

  1999年的华严洞入口。资料图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庄严和故宫同仁们会开箱,将容易受潮的字画分批取出,拿到广场上晾晒,庄灵和哥哥们便是在那时候,接受到了艺术启蒙。“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晒晾的时候。我父亲就跟我们讲这是什么画,比如这是郭熙的作品,郭熙是北宋的大画家,他的画有什么特点?这张《早春图》它是怎么样来画的,他会跟我们讲解它的内容、故事,比如《溪山行旅图》,或者是明代唐伯虎很有名,我就记得一幅画,叫做《山路松声图》,是有山路,然后也有山石,这边是水,然后有几棵大松树,姿态很美的。”

  受到这批文物的熏陶,庄灵和哥哥们长大后,都很自然地走到了文学、绘画、摄影等行业。“这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的东西,从小就在心里面,变成一个根源了。在贵州那时候很辛苦,能够吃到锅巴,能够吃点油渣,已经觉得是很大的享受了,但是那个时候我父亲觉得没有关系,只要能够果腹,但是最重要的是对国家的文化的传承,或者是我们个人将来发展的自由,把你的天分能够发挥出来,走自己想走的路,我们很感激父亲。”


  1999年,庄家兄弟(左起庄喆、庄因、庄灵)在安顺旧居天井内的留影。资料图


  1999年,庄因、庄喆、庄灵携家人好友第一次回到安顺华严洞。资料图


  1948年12月,庄严带着一家人与故宫同仁,随着320箱故宫文物,在南京下关码头登船前往台湾。庄灵还记得,那天天气阴沉,风强浪高,船体摇晃得厉害,人睡在文物箱子堆成的平台顶上,他觉得自己“像被不断摇筛的煤球”,靠近舰首地板上栓着的一只黑色大狼狗,由于晕船,嚎吠得十分难听,还不时伸头呕吐……四五天后,船在基隆港登陆,就再也没有返航。


  庄严在台北清点故宫运台文物。资料图

  

  1969年退休时庄严与其手写题字立匾合影。资料图


  1980年,庄严在台病逝,没能带着故宫文物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庄灵说:“我父亲那一代,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回去,但他心里面始终惦念着,带出来的这批东西是不是能够回到它的故都北平,就是回到现在的北京,紫禁城,但是他没有办法实现了。”

  “文化还是最重要的,现在年轻人可能会写字的都不多了,都是按键的高手,追求速度,我们觉得很可惜。我希望我们现在中国年轻的朋友,不管男生女生,不管你的艺术才分高低,都能被文化丰富内涵,因为文化的根底,美学的根底,对你的人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庄灵鼓励中国当代年轻人,珍惜文化,传播文化。“我也希望文化能成为不光是中国人的,希望它能够普及到各国,用中国传统的这些艺术把它呈现出来,传播和平的、进步的,而且是生活化的文化,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改善生活,提高生命的价值,我想这些是年轻朋友值得朝这个方向来思考、来追求的。”

编辑:赵 婧 一审:冉婷婷 二审:李永春 终审:顾 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未经中心书面授权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发行、建立镜像或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2.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此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单位所有。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