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阳街道仙桥社区邱文韬:“修路”书记暖民心
发布日期:2025-11-24 15:08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庞晋 浏览量:94
还未到瓮安县雍阳街道仙桥社区,省公路局派驻的第一书记邱文韬便被路“难”下,雍阳街道辖区内X939县道吊钟坡到仙桥的5公里道路长期受重车压迫,路面坑洼严重,弯道又急又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
“公路局的人来了,路就有希望了吗?”村民们的目光热切又复杂,质疑声同期待交织在一起……
村民们的话字字千钧,重重砸在邱文韬心中。他心里清楚,争取修路计划有多难。“全省88个县,一个县报10条路,到省局就是880条路,竞争异常激烈。”这笔账,他算得明白,但面对村民们的期待,邱文韬暗暗下定决心,势必要让仙桥的路更好。
驻村伊始,邱文韬一头扎进田间地头,沿着烂路步步丈量。他整理村民的诉求和路况照片,形成扎实的调研报告,从县交通运输局跑到省公路局,汇报情况,争取支持,最终向省局领导当面陈情。功夫不负有心人,449.5万元省局补助终于获批,加上地方配套,修路项目总投资达714万元。
大修项目要等到明年才能落地,但眼前的路况已不容再等。邱文韬又多次往返县交通运输局,争取到70余万元资金。国庆假期,别人休息,他却跟着施工队一起盯进度、查质量,督促处置路面隐患,随时为现场协调资源,将吊钟坡至仙桥的路面进行了集中修补,路面焕然一新。
修路前后对比
“路好走了,但这还不够。”他向村民承诺,“明年大修后,这条路会更好走。”为防止道路再次受损,他主动走访辖区企业,耐心沟通,号召大家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路修好了,邱文韬面对群众的底气更足了。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他笑着说:“我不能说我能帮大家修多少路,但我一定会让我们仙桥的路越来越好!”
召开群众会
主干道通了,社区里的通组路和基础设施也不能落下,邱文韬又开始四处奔走,成功向派出单位争取到11.79万元资金,先后修通了朝阳寨与下寨的通组路;紧接着,又动用2万元驻村工作经费修建蓄水池,彻底解决了石门坎和朝阳寨的季节性缺水难题。
查看群众家中自来水情况
新的矛盾又来了。朝阳寨的通组路修了6米宽,下寨的路因地形限制只能修3米,消息一传开,下寨村民炸开了锅。“为什么他们寨子路宽,我们的就窄?”村民们围着邱文韬要说法,微信群里更是吵得不可开交。
测量通组路硬化工程量
邱文韬没有回避,拿出规划图纸同村民慢慢解释:“朝阳寨那段路旁边是荒坡,扩宽不用占耕地;下寨这条路,两边都是耕地,无法扩啊!”坦诚地沟通,获得了村民们的理解,村民们看见脚下的路越走越好,对邱文韬的信任也越来越深。
邱文韬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做不到的要解释清楚,做得到的要马上办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帮养牛户解决门前的减速标识提示牌、安装减速带,他跑前跑后;为独居老人代缴水电费,他当成自家事;路上遇到村民,他总会停下车捎上一段,借机聊聊家长里短、问问急难愁盼……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渐渐垒起了群众心中的信任堤坝。
帮群众购买肉牛保险
曾经对他最有意见的养牛户,被他一次次上门沟通的诚意打动,态度从冷硬变为热情;起初在微信群里“冷嘲热讽”的村民,看到他实打实的付出,也悄悄点了赞。年底,七八户人家争相邀请他吃“杀猪饭”,这最朴素的乡村礼仪,成了对邱文韬最大的认可。
“路通了,民心就顺了,干事就有底气了!”站在新修好的路口,邱文韬感慨道。如今的仙桥,不仅是路好走了,更是人心齐了。村民们见到他,老远就亲切招呼;就业咨询、矛盾调解、发展建议,都愿意找他拿主意。一条条畅通的路,如同一条条纽带,将党和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未经中心书面授权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发行、建立镜像或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2.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此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单位所有。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