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贵州日报关注瓮安这两家企业

发布日期:2025-11-25 14:59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63

  11月25日,贵州日报刊发《“富矿精开”百业旺》和《贵州雅友的“锂”想照进现实》两篇文章,分别对瓮安县境内的贵州江山——瓮福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基地和贵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现状作了详尽报道。


  报道原文如下:

瓮安磷化工产业集群式发展显成效

“富矿精开”百业旺

  近日,贵州江山——瓮福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基地,贵州瓮福江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润林说,黄磷装置已有两台磷炉正常运行,草甘膦的上游工序亚磷酸二甲酯已产出合格产品,烧碱、双氧水等装置投料试车,正在紧锣密鼓准备。

  该项目是由贵州瓮福集团与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打造的磷化工循环一体化产业链项目。项目通过技术耦合,将延伸出多条新产业链,产出草甘膦、磷系阻燃剂、磷系新材料等45种高附加值产品。

  “未来,这里将成为磷化工产业中少有的构建磷酸湿热并举、有机无机兼备、‘三酸两碱’齐具的工业4.0智慧化工产业园。”谈及未来发展,何润林信心满怀。

  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的背后,是瓮安县深入做好“富矿精开”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瓮安县始终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深入实施“富矿精开”战略,聚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双链纵向拓展延伸、横向共生耦合,全力打造契合时代特征、富有瓮安特色的磷化工产业集群。

  瓮安县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和磷精深加工及耦合共生产业两条发展路径,在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条上形成磷矿、湿法磷酸、磷酸铁、碳酸锂、磷酸铁锂产业集群,在磷精深加工及耦合共生产业链条上形成磷矿、黄磷/湿法磷酸、磷复肥、特种专用肥、农药原料、电子化学品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链条。培育发展左“磷”右“锂”、磷煤协同、湿热并举、有机无机、三酸两碱、共生耦合、配套发展的矿业经济新质生产力。

  2024年,瓮安县工业经济逆势上扬,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3%,工业投资占比高达72.5%。瓮安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9%,积蓄了该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突破200亿元大关。

  报道原文如下:

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贵州雅友的“锂”想照进现实

  “从未担心过市场的问题。

  “2026年的生产计划已排满。

  “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13亿元。”

   …………

  日前,记者走访贵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杨代红的话语处处显露出“‘锂’想照进现实”,公司发展进入了“顺风顺水”的佳境。

  贵州雅友新材料2021年底落地黔南州瓮安县经济开发区,2022年投产。“年产量和产值飞跃式增长。”杨代红介绍,该公司生产的磷酸铁是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料,自2022年底投产以来,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紧俏状态。在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头部电池企业产业链中,都有该公司产品的身影。

  扎根锂电池产业链,三年时间,贵州雅友成长为掌握相当话语权的新能源企业,靠的是苦练“内功”。“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从最初的二代,快速迭代至如今的三代半,眼下正大力攻关四代技术。”杨代红说,面对产业的飞快发展以及技术的迭代升级,贵州雅友研发团队紧密结合贵州省的基础技术状况和应用技术领域,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研发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企业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7件,并获得CNAS实验室认证、三体系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IATF16949认证,和“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为应对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今年,我们将通过内部技术改造,把一期项目磷酸铁的年产量从10万吨提升至12万吨。”杨代红说,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与布局上,该公司产品已成功打入韩国市场,正积极拓展整个东亚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商。”杨代红说,依托瓮安得天独厚的磷资源优势,抓住黔南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的机遇,“我们将大展拳脚。”

  目前,贵州雅友新材料生产所需的磷酸一胺、液氨、七水硫酸亚铁等重要原料,在300公里范围内就能全部配齐,物流成本相对较低。“这就是我们落地瓮安的原因,也是我们发展的底气。”杨代红说。


编辑:商 琴 一审:冉婷婷 二审:李永春 终审:顾 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说明:

1.来源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均为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的原创内容;未经中心书面授权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发行、建立镜像或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2.凡注明“来源: XXXXX (非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此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单位所有。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新闻